22-3-9字越少,事越大
今天聊两个话题,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收费文章,全文没有引言,我评估了下,全文高风险,没有哪段适合放出来做引言。
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你得先付费,才知道我到底写什么。这是为了安全。我只做一句说明,如果你不是过去的两三年里天天追更,每天两个号的原创都阅读,那么我建议你现在就跳出去,不要往下看了。
以下进入正文。
点进来的,我默认你是老读者,我默认你过去的两三年里,天天跟,每一篇原创都看过,至少大体上能记住。因为我会援引很多以前聊过的,还会用很多曾经说过的梗来指代,如果你啥也不知道,那么阅读体验是很跳跃的。
所以如果你不是,那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勿谓言之不预也,我早就说过了,什么情况下,才适合点进来。
在聊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之前,我先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一会儿。容我做一个闪亮的登场秀,反正你们都是老读者了,听我吹吹牛无伤大雅。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几年下来,我有判断失误过么?我是指大事。
当然有人会抬杠,男足输给越南也是大事,西风你怎么就猜不到呢。
这个除外,除了这些,我失误过么?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细节不一定,大事没有过,我给自己一句吕端大事不糊涂的评价,还是当得起的。
当年欧什么和朱啸虎的那篇文章,给我们带来很多欧粉,很多欧粉后来成了我们的老粉。
说实话,此前我并不知道市面上有这么个人,当然我知道朱啸虎。
我早就知道朱啸虎,后来才知道他有这么个妹夫。在写那篇文章之前,我并不了解他妹夫。是我们读者当中的一些前欧粉,给我转述了他的理论。
还记得我们之间的辩论吧?
当时来了很多很多的欧粉,成天和我辩,每每遇到我的观点与他们的前偶像相同的地方,就欣欣然,每每遇到我对他们偶像的观点嗤之以鼻的地方,就急着跟我讲,西风,你不懂他。
辩论太多了,以至于我后来一连写了好几篇文章,几年前的读者都看过。
我指出了一个最重要的观点,那就是退出理论。
任何投资在进入的第一步,你要思考的都是退出机制。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讲朱啸虎与戴威之间的分歧,我说最大的分歧也许不是,但最深
刻的分歧就体现在退出机制。
戴威这个过于一帆风顺的年轻人实在不理解退出机制对于一个职业投资人有多么重要。有多么重要?肯定比盈利更重要。
这番话说服不了欧粉,他们拼命的跟我讲,西风,你不懂。如果把房子看作货币的另一种形式,为什么要退出呢?只要铸币税长期存在不就行了?这番话很天真,天真体现在两点。
第一点,你不理解点位,仓位,风险管理三位一体,你以为大方向对了就OK,你好天真。
第二点,你不理解资金使用成本与时间的关系。
很明显,你们当中没有谁是职业投资人。我说职业投资人,是说你不要去工作,你就纯粹的靠投资混饭吃,养家糊口,这就是你主要的收入来源。
很可惜,你们都不是。
后来欧什么下场很清楚,全网消失。部分欧粉从此服了,因为我几乎是预先就知道他要全网消失的人。
但是你们服的不是我这个人,你们只是觉得我似乎未卜先知,或者讲,你们觉得他很可惜,有一种白骨精式的可惜。
我没说错吧。
那么好,当时我写文回复过这部分读者,我告诉你们,他错了,错的关键点并不在于你们以为的,而在于他根本没有真的理解投资的第一准则。
换句话说,你们认为的并不重要的第一准则,其实是投资的生命线。
这篇文章出来,应着寥寥。认同我的人很少,欧粉读者似乎觉得,反正西风你赢了,你说啥都是对的,我们不服气,又辩不过你。
时光从那时到今天,又过去好久,一年多,还是两年,我记不清了。
知道欧什么现在什么处境么?他连10万块,都要去众筹了。
你想一想,风险,收益,流动性,为什么是不可能三角形?如果流动性真的没有价值,它凭什么和风险,收益三足鼎立呢?你想通了吗?好好想想我这句话,孟获怎么不跟刘备曹操三足鼎立呢?为什么是孙权呢?如果流动性能够和风险,收益相提并论,它一定是事关生死的。
收益是生,风险是死,流动性事关生死。
还相信那句死了也不卖吗?你太天真了。
有些话很残酷,我不愿意讲,也不方便讲,你认真去读《基督山伯爵》,或者《乔家大院》,小说家都会告诉你很多方法。
现实中的方法,比小说多一千倍。投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以我一直举那个例子,胳膊缩起来才能打人,伸出去就打不了了。你做过什么不重要,你能做什么才重要。
流动性就是你还能做什么呀。
一个职业投资人,一旦失去流动性,无论有多少估值,想要毁了他,易如反掌。这话只能说到这里,能想明白,还是想不明白,各安天命。
下面进入正题。
先来看国际形势。
国际形势我全都说过了,复习一遍。1月份,所有媒体都在唱美联储加息的时候,我大概是唯一一个指出美联储不情不愿,不乐意加息的人。
当拜登预测俄国出兵,结果预测失败的时候,我大概也是第一个指出,美联储希望用炒作避险情绪的方式来顶替加息功能的人。
事实上,好多天前我在小号里说过,截至当时从数据面上看,那点避险情绪已经相当于加息1.5%了。这已经很多了,如果美联储这次加息25个点,那相当于一场战争已经带来了六次加息。要知道,此前预测美联储全年加息也不过七次。
这些都已经验证了,有一些还在验证中。
比如我很早就说过,这种制裁,倒霉的不是俄罗斯,是欧洲。因为俄罗斯是卖能源的,就像粮店关门,最慌的并不是粮店老板,是要吃饭的人。
这些正在验证中。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欧洲,包括美国对于能源大涨之后的通胀,会怎么忍耐,又能忍耐多久。
也有一些还没有验证,我认为最后会和谈,和谈过后,避险情绪消退,石油会腰斩。这事儿要等,就像看戏,第一幕是避险情绪,这一幕不结束,到不了第二幕。
你注意,这一切都是精英视角。精英视角有时候听起来就是有点像阴谋论。
其实世界的演变如果完全按照精英视角,未见得不是最优解。这话听起来政治不正确,甚至很残酷,但是从计算的角度,就是这回事。
美洲的狼要吃羊,成本最低的方式是默默地送去几只欧洲羊。如果不,结果往往是死掉更多的羊。
从这个角度上看,你可以觉得川普比拜登强。川普要钱很直接的,直接上门问欧洲收保护费了。
拜登搞这么多事,有可能最后会失控,也就是被民意裹挟。
美国的通胀本来就是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加息本来就是头疼抹痔疮膏,而打仗,或者讲,这么大一个能源输出大国打仗外加被制裁带来的全球大宗商品集体暴涨引发的成本通胀,就像牙疼。
头疼抹痔疮膏都没用,难道刷牙用痔疮膏,就能治牙疼吗?这还只是美国的问题。
你把目光放大一些,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本身就面临两重困境。
第一重困境是贫富分化,民粹抬头。搁在一百年前就是大萧条然后一战二战。后来出了格林斯潘这么一个猛人,你可以说猛人,也可以说奇葩。
早在我作为学徒进入市场之前,他已经是武林规则的制定者了,他搞的那套放水疗法,在当时看,就是仙丹。
老读者应该都记得,我曾经多次表示过十分崇拜奥巴马。他主政的时候,我是市场里的小白,亲眼看着他如何狙击欧元,制造避险情绪外加祖传的放水疗法,最后给美国成功续命。
那时候我一直以为,这套组合拳是无敌的。
很多年后,所有人都看出问题了,这不是仙丹,这是嗑药,因为债务。
我说过,货币的本质是债务。放水就是向未来举债。
有钱人有信用就有杠杆,没钱人没信用就没杠杆,如果你把未来投射到当下,结果就是贫富差距更大。这就是为啥放水之后,有钱的更有钱,没钱的还是没钱。
这是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从历史当中寻找答案,除了科技大爆炸,没有办法。
曾经给资本主义续命的,统统都是科技爆炸,科技爆炸相当于让人类的福利整体上一个
台阶,把矛盾暂时掩盖。
如果没有,那,天晓得。
不过,到这里没完,因为人类遇到了第二个问题。疫情。
疫情产生了生产,运输,供应链方方面面的问题。它使得矛盾变得异常尖锐。我们是全球产业链最齐全的工业化大国,即便如此,也有很多行业的人喊艰难,你可想而知,那些工业生产能力不足的国家,面临的窘境。
久病床前都无孝子,长期失业的家庭,会怎样呢?你注意,这不是孤立事件,这件事还要叠加第一件事,资本主义的瓶颈,科技大爆炸迟迟不到位。
这番话我一年前就给你们写过,我说疫情再这样下去,全世界面临的,就是战争。我不是乌鸦嘴,我是乌鸦。三眼乌鸦与时间的奥秘,我也写过。
这里面还隐藏了一重矛盾,我省略了,细心的读者应该能觉察。
隐藏的那一重矛盾是制造业大国与金融大国之间的矛盾。
即便没有疫情,制造业大国是否始终愿意用生产力换纸,是个问题。制造业大国是否渴望高端产业,渴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也是问题。
这本身对于金融大国的影响,就不亚于疫情。说到底,制造业大国本身也是金融大国供应链的一个环节。
这一重矛盾我没有给你展开,你懂的。
应该说,拜登的打法没有什么问题,老读者应该听过我昔日复述奥巴马狙击欧元区的几个步骤,拜登是个好徒弟,或者说,这一切都是阳谋。
问题是,奥巴马当年的处境没有今天这么糟糕。
当年是有科技大爆炸的,当时很多国家是很配合的购入美债的,其中就有我们。当年也
没有疫情。
问题是,时过境迁。
那就意味着,前面说的那些,所谓的精英们的算计,未必都能如愿以偿。
我个人非常希望一切如愿以偿。就像我们好多天前就聊过的,先是避险情绪来一轮,和谈之后,避险情绪消退,风险情绪上升,再反过来来一轮。马照跑,舞照跳,各自赚各自的钱。
你注意,我这里说的都很简练,我今天每句话都很简练,但其实包含了很多信息。阅读的前提我说过了,我默认你是老粉,你什么都知道,我只要开个头就可以。否则要一句话一句话都展开,今天能写十万字,而且推都推不出来。
言归正传,如果不能如愿以偿,我可就不知道会怎样了。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无法预知的风险点,那就是如果这些欧美国家,不听精英安排好的戏路,最终民粹裹挟决策。
那就没人会知道怎么样。也许就像我前面给你举的那个狼和羊的例子。
有人可能很兴奋,但是我充满了惧怕。
看昨天的文章,撇开事实不谈,俄罗斯就没有错吗?我们有些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不是。
我只是一个事到临头不躲事的人,但是从内心深处讲,我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惹事。我的投资风格像蛇而不是狮子,我擅长的是步步为营,一切落在我的算计中,非常有耐心的埋伏在黑夜中,很久很久,忽然起来咬中要害,然后缠绕,缠绕,直到把对手的力气耗尽,然后绞杀。
蛇从来也不乐意鼓起腮帮子冲锋,那都是被逼无奈。
但是如果疫情持续,科技大爆炸始终不来,只怕所有人的命运,都会裹挟其中。当非洲大草原上雨季到来的时候,作为一条眼镜蛇,它可以幸福快乐的躲在草丛中,偶尔偷偷地主家的鸡蛋。
但是当旱季到来且持续不断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未必是偷鸡蛋了。
有时候,究竟谁支持你,谁保护你,比鸡蛋,更重要。
站在这个角度思考,过去这些年,我个人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始终忍着没有吃窝边草。
当非洲大草原上旱季到来的时候,最郁闷的就是在亲爹家里犯了事儿,或者不干净怕犯
事儿,跑到隔壁老王家去避难的。
老王家里无米下锅,一群人眼瞅着你上下打量。真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聊完国际形势,聊国内形势。
国内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大事,大事都来自国际。
国内的事情就四件。
第一件事,粮食,我们写过,吃饱是安全的,吃好并不是必须的。
第二件事,能源,我就不说了,你懂得。
你现在明白为啥大道理不重要了吧,大道理起码没有能源重要。其实我也不喜欢战争,问题是看在能源的份上,我觉得还是少管闲事为妙。
其实只要有粮食,有能源,我们作为制造业扛把子,过日子一点问题都没有。唯一的问题是你得把钱发出去,以什么理由发出去,只能是就业。
第三件事,就业。
就业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拉动。途径很多很多。
我知道问的最多的是什么,是郑州那点事儿,以及什么什么讲话。我不想展开,也不便展开。你想清楚两点就行了。
第一,就业很重要。第二,当下的情况和08年,15年都不太一样。
我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你自己去想。
另一部分是创业。说句实话,创业是就业的途径之一,毕竟2亿灵活就业人口,不见得都是因为不喜欢上班那么简单。
但这里是对着读者,尤其是你们付费了,我说的话仅仅考虑你们个人的利益。
在我看来,创业,就两种模式。一种是家里有矿,比如王思聪那种,或者小富二代,朱一旦那种也可以,出道就是做资源整合的。
另一种就是骨干,技术骨干或者销售骨干。骨干的定义就是一挑十,你不能十人敌,或者你一定要依赖平台,对不起,你就不是创业意义下的骨干。
创业意义下的骨干就是说我给你自由,无论你去干嘛,你总能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养十个员工。天底下能活下去的小老板,除了家里有矿做资源整合的那种,剩下的全都具备我说的这个技能。
你比如小策,以前给朱一旦打工的。实际上朱一旦团队所有事都是他做的,所以给他每年一百多万肯定留不住。因为凡是能够一挑十的人,他跑去一个人单干也能挣十份薪。他要是肯给你打工,无非图你能上市,一次性给他一大笔钱。毕竟他自己创业就算能活下去,离上市也是遥遥无期的。
所以,如果你家里没矿,你连一挑十的水平都没有。基本上你是不太可能熬过创业的头三年的。
因为头几年就是你养团队,你没听错,不是员工养你,是你养员工。如果这个阶段你指望底下冒出一个一挑十的员工,他来养你,那对不起。他一定会谋反,或者出奔。最后你什么也得不到,你比如朱一旦已经停更了,小策反而越走越好。
说穿了,你要么有矿,有背景,让那种一挑十的人不得不跟你混,悟空也得跟唐僧的,唐僧有背景,人家是同时奉了法旨和圣旨取经的,猴子自己跑去西天,跑八百个来回也没用。
要么,你起码得有妖精的本事,否则你连个山头也守不住。
当然,你可以不听我的,你可以跟我说如果家里有矿谁还创业呢,如果单干每年能挣十份薪谁还创业呢。你就是因为赚不到钱,找不到好工作才去创业的。
你可以这么想,你也可以这么做,你可以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裸创。
那么接下来大概率等待你的,就是亏光你父母留给你的房产。这个概率超过99.99%。我还给你留了万分之一,毕竟希望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万一,万分之一。留给你的就剩这点。
第四件事,人口。
你看各种提议就能看出来,几乎多数人都在考虑生娃的问题。
我说过很多次了,只要城市化继续,你指望生育率不下降,就不现实。
我也说过很多次,经济学意义上的有效人口比人口总数更重要。
说到底,我们的问题不是总人数太少,而是人口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会带来花钱的比挣钱的多的问题,这才是问题。
这个问题上我是不太相信一帮人成天出各种催婚催生的主意能有什么用。
但是很显然,从趋势上看,允许女性未婚生子大概率会通过。
对此我不置可否,如果一件事注定发生,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出一些补充。比如如果允许未婚生子,那必须来自精子库,不可以是某些富豪钻孔子。也就是说必须是随机的,而不是父子之间彼此知道。
否则,.......,就说到这里吧。
该说的都说完了,最后。这些天有些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得市场里大起大落行情好,就指着这个发财了是吧?我觉得吧,你们真的都好自信。反正比我当年自信。别的不说,问我最多的品种,起伏最大那个,那个品种的那位,就是套值保期栽里面的那位大佬。
我不是让你和人家比,你可以和人家的手下比比,比比经验,比比资源,比比消息面。我知道你们都很有自信,初生牛犊不怕虎,乱拳打死老师傅。
我也不鼓励你,我也不泼冷水。回到开头,重读一遍我老王卖瓜,王婆自夸的那部分。
你觉得你看懂了,还是没看懂。这是一个自我评估。
前文我说过,投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你既然要趁着大起大落乘风破浪,难免遇到很多对手盘,不妨拿那段话当少林寺十八铜人阵,权当做个自我风险评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