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才迎财神,初四我就来讲一个发财的故事22/2/4

推文时间:22-02-04

本来今天是推送影评的,易烊千玺的《奇迹·笨小孩》。我初二就写好了,电影太多了,要一篇一篇的发,没想到,初三的时候某个大V也写了一篇影评,也写这部电影,人家提前几个小时就发出来了,观点撞车了。

我写好的主题就是爱拼才会赢,讲述深圳速度,讲述一代人睡地板创业致富的故事,是个很好的题材,积极,乐观,而且和春晚其中一个主题,年轻人创业也是很吻合的。我的影评脉络实际上就是参考春晚,催婚催生鼓励年轻人创业,一直是沿着这条线来解读。

现在事已至此,就像衣服撞衫没法穿,观点撞车也就没法发了。否则会被你们笑话,说

我没创意。

那咱们今天干脆嗨一下,我聊一点你看不到的内容,用两种思路来解读这本电影。一种是美式的,资本的思路,一种是中式的,奋斗的思路。

我们先简单地回顾下剧情。

四字弟弟在剧中演一个华强北的修手机的青年,叫做景浩。

景浩的爹是个抛妻弃子的渣男,景浩的娘撒手人寰,20岁的景浩带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急需在一年半内动手术的年幼的妹妹生活。

他辍学了,给人修手机,养活妹妹。

这么短的时间凑不够高昂的手术费,怎么办呢?他拿出全部的积蓄10万块买入一批出口被退货的报废手机。凭借高超的技术,准备修好它,然后以翻新机的价格卖出去,这样一把就能净赚80万。

天不随人愿,旧机吃进来,碰到了严打翻新机,出不了货。

眼看着要砸手里了,怎么办呢?他想了一条路,就是把手机拆了,卖零件给手机厂商张总,作为他们生产低档产品的元器件。

那是堆成一座山的手机,不是景浩个人技术牛叉能够短时间内拆完的。景浩能拿出来的仅仅是个方案和一个DEMO。

一个人把成品手机拆成零件,还能质检合格,还能二次使用。跟你打造一条生产线,让随便招进来的工人按照业务流程培训一下就能达到某种合格率,这之间的难度差别,就像你在家里做一个好吃的汉堡,和你打造一条麦当劳流水线。

张总当然不相信他。但是架不住他狂热的积极性,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他告诉已经弹尽粮绝的景浩,如果你能在没有定金的情况下,按时达标的提供手机元器件,那我就按照90万的价格收了你这批货。

景浩已经无路可走了,不赌的话,妹妹就是个死嘛。

于是他开始了创业,租铁皮房,布置工厂,雇佣劳务市场里没人要的人员,听力障碍的,犯过罪的,沉迷于网吧的三和大神,为什么呢?因为这帮人没人雇,工资低。这个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交不起房租,别人不还他钱,有人要偷走他的废手机拿去炼金,最后,台风来了,他绝望的坐在因为交不起房租而被没收的厂房门前,望着被压在废墟下的成堆的手机,呆若木鸡。

这个故事到这里就完了,下面的部分是结局。

结局一:原版电影的结局。

工人们主动表示,不要工资,帮他把手机挖出来,带回家加工生产,合伙,在景浩最难的时候,与他同舟共济。

最后把元器件做出来了,张总收购了,很满意,并且还给了景浩未来两年的500万的合同。

景浩的妹妹得救了,六年后,景浩成长为下一个张总,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聚光灯下接受采访。张总和他的那些小伙伴还有妹妹在台下鼓掌。

结局二:我瞎编的。

还是接着结局一,鼓掌完,景浩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坐在台风下的厂门前,原来,这都是一场梦。

从此他身陷债务,妹妹也只能送去别人家收养,或者还可以写得更悲伤一些。我就不说了。

结局三:还是我瞎编的。

景浩确实成功地把手机拆成元器件,但是张总并没有履约。他知道景浩缺钱,于是多等了两天,扛不住债务压力,资金链崩溃的景浩,只能把元器件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张总,然后带着妹妹消失在街头。

而张总,转身就把景浩探索出的这条路,安排手下的员工,去开了一条线,他们自己来做。

你觉得哪个更有可能呢?接下来,我们分为两种思路,美式的,和中式的。

先从美式,或者讲资本的思路展开。美式思路不正确,所以下面进入收费阶段。在结局一当中,你觉得张总为什么会给景浩赚80万的机会?或者说,这80万的利润,买的是什么?景浩为什么能赚80万的利润?他卖的又是什么?难道是勤奋?是技术?是爱拼才会赢的笨小孩?张总买的,是确定性。而景浩卖的,是把不确定性,转换成确定性。

电影中景浩最难的时候去找张总求定金,张总会给他就见鬼了,那就说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张总当然不可能给他定金,张总要的是一个确定的答案,不是一个不确定的idea。大公司不知道创业成功了能赚钱么?知道。问题是不符合成本利润率。

景浩创业的成本是10万块,100个景浩才有一个成功的。如果大公司内部创业,加上管理损耗,起码double,要2000万。

现在只花90万就收了景浩,你说划算不划算?谁成了,谁才是被收的那个景浩,没成的?创业没成的你卖你爸妈的房子去呗,大公司又不是你爸妈。

所以张总是个合格的商人,他坚持不肯付定金,拒绝承担风险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如果是结局三,那就是传说中的奸商。

我相信那是小概率的,我们按照结局一的思路继续往下想,你觉得六年后,如果景浩能够成长为下一个张总,他是怎么成长的?景浩的第一桶金很简单,幸运+胆识+能力+运气。

首先得有一座山一样的报废机以10万的价格卖给你,让你有空子可钻。没有这次捡漏,没有这次买的低,就不会有后面的利润空间与各种操作手法的选择。这是幸运。景浩为什么敢赌?因为不得不赌,不赌妹妹就没了。这是胆识。

景浩不仅仅是拆手机的专家,还能把自己的手艺变成流程,这是能力。

最后,天无绝人之路,工人帮他,客户也成全他,这是运气。

运气出现了两次,说明运气的占比很大。

那么此后呢?接下来的六年,景浩靠什么变成下一个张总?始终靠运气?一次又一次的捡漏?你运气这么好,怎么不去买彩票呢?如果不靠运气,做张总的代工厂么?如果做张总的下游,挣加工费,挣辛苦钱。他还能够继续和工人保持兄弟般的感情么?你想

嘛,代工厂老板赚什么钱?不就是工人劳动力的结余么?那你们就是有冲突的呀,他多吃一口,你就得少吃一口。景浩还怎么和工人之间继续保持这种金子般的友谊?当然,

还有一种思路。就像结局三。结局三讲的是一条大鱼,趁一条小鱼抓到机遇却因为运气不够到位,吃掉了它。

其实这个结局也可以改一改。吃掉那条小鱼的并不是那条大鱼,而是另一条小鱼。吃掉这个景浩的,并不是张总,而是潜伏在暮色中的另一个景浩......景浩吃了很多的景浩,最终变成了张总。

这话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就像《隐秘的角落》里的朝阳与张东升。东升小时候是朝阳,朝阳长大了就是东升。

从美式思路中,我们学到了点什么?很简单,第一步,你要向资本市场提供确定性。这才是你的价值。

至于你想成功,想变成张总,那你要走的路还长得很呢。

作为存活下来的景浩。

首先你就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次幸运是幸运,次次幸运哪儿有那么好的命呢?张总前面为什么不自己开条线去尝试,而是忽悠创业者尝试的原因我们说过了,不划算。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那种有风险的事情还是让别人去为自己火中取栗,自己躲在后面无风险套利。

这种事情很常见的,就像有人看了小号昨天的文章,问我,那些冒着风险胡说八道的所谓网红,大V,他们到底怎么想的?他们怎么想的?很简单呀,就像电影中的景浩,想钱想疯了。

景浩是因为有不得不的原因,现实中很多人也许是没有原因的,仅仅是贪婪或者短视。要博出位嘛,不承担风险,你怎么出位呢?但是钱这东西,分两种,一种是有命赚的,一种是有命花的。你看似赚到手里的,不见得就是你的。

很多时候,你怎么赚进去,将来还得怎么吐出来。

资本是世上最像鲨鱼的东西,鲨鱼隔着几十里都能闻到血腥味,资本隔着千万里,都能闻到利润味。

换句话说,一样东西如果连资本都不赚,无非两种原因。

第一种前面已经告诉你了,是概率。资本发现自己做要2000万,谁赢了买谁只要90万,划算。

第二种我刚刚告诉过你,资本嫌不安全。

鲨鱼看到有群死鱼,它想吃,但是很犹豫。因为它不知道这鱼有没有毒,也不知道这群死鱼是不是饵。

于是它怎么做呢?它让别的鱼先吃,如果你活下来了,就说明没毒,那它吃掉你,就行了。

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新解。

黄雀为什么在后?因为它怕蝉里下毒。

如果一只螳螂想要活得久,就必须学会主动结束捕蝉这个游戏,否则就是饮鸩止渴。道理很简单,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一次够运气老天放过你,哪有可能次次放过你。还拿电影打比方,景浩演的那个角色的行为,在商业游戏里就叫做偷鸡。

我相信如果他真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凑够妹妹的手术费,靠的就是翻新机。当然,电影不可能这么拍,你不能教观众违法嘛。

那么景浩如果真的靠一次翻新机赚到了80万,他很可能扛不住这种诱惑,走上一条不归路。这就是我说的,不是所有的钱都是安全的。

你吃一次饵可能没死,吃多了,你猜?当然景浩有可能进化,这还是我前面说的,他进化成下一个阶段就是什么?就是专吃景浩。

让景浩去吃饵,你去吃景浩。让人探路,你探人。

到这里就是安全的吗?当然不是。

还记得我曾经多次提过的那句话么?你背后永远有一只眼睛在看着你。你以为天知地知,其实没有秘密。

听起来很糟糕对吧,美式的思路就是这样,压抑。

你在凝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华尔街,或者说资本游戏就是这样一个深渊,凝望得久了,你会疯掉的。

让我们来看一点积极的,正面的,阳光的思路吧。或者讲,中式的思路。

人生在世,绕来绕去都绕不过一个诚字。

《中庸》讲过这个观点,程朱讲过这个观点,康熙讲过这个观点,南怀瑾也讲过这个观点。

那就是人要有诚敬之心。

这世上论斗心眼,谁能斗过华尔街呢?华尔街搞那么多鬼心眼企图趴在全世界背上不劳而获,赚快钱,最后是能当口罩用,还是能当呼吸机使?你想一想,我们究竟是怎么崛

起的,华尔街又是怎么没落的?不说没落,至少,我们在全世界的份额是在提升,而美国,顶多是保持,这一点,大家都认可吧。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是怎么做到一力降十会的?如果你想要的是一时赢,那就是我前面给你描述的,华尔街那套思路,所谓资本的思路。提供确定性,以及各种风险平衡的手段。

如果你想要的是一世赢,那就是我最后告诉你的,我们的思路。

很简单,就四个字:提供价值。

没有什么比这四个字更王道的了。

国家向世界提供价值,国家就是世界的工厂;你向国家提供价值,你就是国家的人才。我真的很希望看到四字弟弟,重拍一部影片,不要叫奇迹,要叫没有奇迹。

因为我们的成功并非依赖奇迹,我们四十年持续不断的努力,这本身,才是一个真正的

奇迹。

到这里,两种观点都说完了。

我的主观意愿想必很多人都能感受得到。你从两句话里就能看出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句是: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愿意放弃什么。

另一句是:十年的事情要用十年去做。

可是这两句话,我无法送给景浩,就像有时候有些读者问我的问题,我只能沉默。按照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愿意放弃什么的灵魂之问,你让景浩怎么选呢?他要妹妹,这是他的底线。他的妹妹只能等一年半,没有十年给到他,十年的事情,没有十年给到他。

用那种美式的,激烈奸诈的手段?有很多后遗症。

按部就班?他有办法救妹妹么?我们有很年轻的男读者问过我,按照十年的事情用十年的时间去做,心爱的姑娘早已嫁作他人妇。

我们有很年轻的女读者问过我,她把她能选择的男性列个清单发给我,别说她一个没看上,我也一个没看上。

现实有时候让人很不舒服,可这就是现实。这也是为什么我内心深处其实很反感激烈奸诈的手段,但是我并不排斥手段。

因为我并不迂腐,我知道很多时候都是两难。

最后,说一句寄语,我希望的结局,不是景浩变成了张总,而是景浩还是景浩。他用什么方法在短期内赚到钱救了妹妹,我不想知道,我想知道的是,他们兄妹平安。

从此之后,他又做回了起初的那个景浩,去念书,去生活,去迎接自己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