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拾遗第166期

原创 半隐唐朝 唐书院2024年09月19日20:01江苏

前言:书院有些问答,有记录和分享价值,却因散落在不同地点,部分朋友可能看不见,挺可惜的。老唐尝试顺手将它们拾起来,做个保存和分享,命名为《书院拾遗》。

收录过程中,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对问答原文或许会有少量补充和修订。大概每凑够四五千字,就推送一期。今天是第166期。

深海:“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坚持着坚持着,在这持股都到理想买点以下的时刻,总想着今天的一块钱可是未来的几块钱呀,默默地就变成了“投资第一”啦。

唐朝:这可不好。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些事情是不能推后的,就像巴菲特说的,你不能把性生活节约到80岁以后再过。

2024年3月7日

邓永贵:入书房时间越久,和身边的人相处感觉代沟就越大。

唐朝:出现一些认知差距是正常的,价投本就是小众群体,股市参与者大部分是“炒”股票的。

2024年3月7日

蟹老板80岁:煤炭这种东西有保质期的嘛?如果企业生产过剩的话,卖不出去的煤炭该如何保存呢?

唐朝:煤炭没有明确的保质期,但它会因为保管条件而风化甚至自燃。封在地下或者存在水里,会比露天存放保存的久。

2024年3月7日

Direction:请教老唐:周期股估值,用席勒估值法,取近十年平均值,可是中国近10年发展速度很快,可能最差和最好的年份的利润差异很大,怎么看待这样问题呢?

席勒估值法是否适用呢?个人认为,取具体多少年平均,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计算准确的合理估值比较难。

唐朝:不管什么估值法,要“计算准确的合理估值”都比较难。

但非要计算准确干嘛呢?我们是来赚钱的,但不是来赚尽每一分钱的,也不是来当赚钱榜第一名的。

放过自己,别把自己当神仙要求。几十年的生命历程,应该早就让你我相信了自己“真的”不是神仙,甚至也不是天才了吧?

安安稳稳的爸爸:祖师爷说:我们倡导一致且可控的投资策略,同时,我们不鼓励“战胜市场”和“挑选赢家”的做法。

2024年3月7日

口:向您请教一下读书方法。我想用一种笨办法,把少量的几本好书(如手财),像读经一样反复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方法靠谱么?或者拿着公司财报反复的读,读到重要信息几乎会背的程度,这样会对理解企业有帮助吗?

唐朝:精读好书,是个不错的办法。

但单纯说财报的话,我个人比较建议手财读过一次后,就还是拿你感兴趣的公司财报来读,遇到不懂的查手财,这样效果更好一些。

2024年3月7日

星辰大海:老唐,我们这种内陆人在香港新开一个银行户,会很麻烦吗?证券账户里的钱终有一天要卖出回炉的。

唐朝:肉身过一趟香港,开户很简单。想在不去香港的前提下开,就比较麻烦一些,但也不是不行。

Learn:肉身过去也需要50万存款起步是吗?

唐朝:不用,肉身过去的话,一毛钱不存也可以开的。但若能有个万把块港币在手,基本所有主要银行都没有障碍。

2024年3月7日

奔马:经常说的股市多少点,这个点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代表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唐朝:简单举例:假设市场有10只股票,今天总市值158亿元,指数公司就把这个值当做基点,现在基点通常选1000点(以前用的小,比如sp500指数基点就是10点),

第二天你上涨我下跌,最后总市值是165亿,于是165/158*1000=1044.3点。有新股发行,调整前一日的基点市值。

指数点位的作用是帮助人们直观了解整体市场综合来看是涨是跌,涨了多大幅度或者跌了多大幅度。

奔马:按照你的解释,个人理解来看,每个市场的点的绝对值大小是没有可比性的吧,因为每个市场股市成立之时的基点的确定是有随意性,全世界没有统一的标准。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唐朝:对。指数主要是观察涨跌幅的,不同指数的点和点之间没有什么比较价值。

2024年3月7日

理想现实:怎么判断自己当前对某家公司的判断,是受最近2-3年市场变化的近因影响,还是真的对这家公司有了一点真知灼见?

唐朝:自己坚信不代表是真知灼见。但如果连自己都不确定,那就确定不是真知灼见。这样,是不是很简单就区分开了?

2024年3月7日

逍遥: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1)腾讯的投资业务被打残后,腾讯的天花板是否降低很多?

2)我买了点五粮液的股票。问题是,买了之后又跌了,倒不是因为跌了亏损而难受,是看着低价的股票馋的流口水,但是自己没钱买而难受,您有办法帮我治治这个心病吗?

3)有点替您感到可惜,因为这次股价大幅下跌,您并没有加仓太多钱。

唐朝:1)有损伤。2)除非你自己弄懂你买的是什么,否则别人没有办法。3)谢谢你替我可惜。

2024年3月7日

小熊:请教下唐师2021年古井增发50亿增加产能的事情,当初公司账上也有50亿的现金,而且也不需要一次性投入,为什么还要增发,该如何理解呢?

唐朝:那个增发估值还不错,挺好的,老股东不吃亏。

2024年3月7日

蔚蓝:如果我只看得懂茅台盈利模式,不懂其他股票,那我是只投资茅台股票是否有问题?

虽然单吊风险很大,但是总比投资自己不懂的股票要踏实些。

唐朝:理论上说,可以。但全仓一只股票,我做不到,总要给意想不到的未知留出一点敬畏的。

2024年3月7日

然:如果一家企业在上市初,总股本为1亿,20年后10亿,或者说上市初持有公司的100股,现在是不是持有1000股(期间没操作)。那么可不可以直接推论出:上市初的1股=现在的10股呢?

唐朝:不可以。如果期间只有过送股和转增的话,可以这么直接推。但如果期间但有过配股、增发或回购时,就不一定了。

2024年3月7日

十:您觉得今年的两会政策和国际形势,是否说明经济进一步向好,打压进一步降低?

唐朝:没看出来。

2024年3月7日

SONG:跑马拉松是不是对投资有帮助?

唐朝:没研究过,但逻辑上二者真有很多相通之处,对人有类似的要求。我以前在书房发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长跑与投资》。

2024年3月7日

James:想问下这波白酒提价中,咱们的小羊为啥不是涨价m6+或者m9呢?

唐朝:可能目标市场的供需情况,暂时还不足以支持梦六和梦九涨价吧,也就是说需求没有那么旺。

2024年3月7日

三月踏春:买公司不如买行业这话你认同吗?

唐朝:不认同。

2024年3月7日

The Rain:请问唐老师你一年会读多少公司年报了?你觉得一年大概读多少比较好?

唐朝:没数过,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不读,没有个啥一定之数。

2024年3月7日

Txg:老唐好,请教一下看招股说明书,应侧重那几部分呢?

唐朝:从第一页侧重到最后一页。

2024年3月9日

夹头学徒:老唐,巴菲特说“如果,我管理小资金,我能轻松年化收益50%!”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高见,对于我们在沪港深市场的投资有什么启发?

唐朝:启发就是:

第一,巴神吹牛。1956~1969年,他管理基金的小资金时代,他只有一年获得了超过50%的收益率,而且是在解散基金的前一年1968年获得的。前面钱更少的十几年,没有任何一年超过50%;

第二,如果我有七八十岁时巴神的能力和资源,我也能那样吹个牛。

低见发表完毕,over。

2024年3月9日

潘丽:看得出老唐对大环境十分担忧,即使如此您仍然坚定持股。

是因为持股估值够低,还是最差情况下,相比其他资产,股权仍然是最好的投资品种?

或者是相信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的生活,现实会狠狠鞭打逆行者?

唐朝:兼而有之。

靠谱人生:2022年芒格在每日期刊股东大会上回答股东提问“除了优质股票,个人如何抵御通货膨胀?”

芒格:“眼前的选择一个比一个差,不得已,只能选不那么差的。芒格家族持有伯克希尔、开市客和通过李录基金持有中国股票,另外还有每日期刊股和一些公寓。我这样安排完美吗?不完美。”

佐渡:完美吗?不完美。OK吗?很OK。

2024年3月9日

老氿:请教一下,用小微企业账户购买腾讯,是否比个人帐户少交红利税?

唐朝:会多交税。

你用企业投资股票,腾讯分红给企业时,企业的确不用交红利税,但小微企业要交所得税:年利润300万以内,5%所得税;年利润300万以上,25%所得税。而你股票买卖的差价利润和收到的分红,都要计入企业的利润里。

然后,企业交完这笔所得税之后,你想把净利润分给自己的时候,你还要交20%股息税。

2024年3月9日

阿土哥:怎么看洋河十万吨陶坛投产的事,是否意味着高端产能今年起开始放量了?

唐朝:不能。陶坛是拿来存基酒的,这陶坛库才完工,不能联想到今年放量。基酒装进陶坛里,至少也要存好几年以后才能灌装成商品酒。

水滴石穿:老唐,洋河财报中的生产量,是基酒灌装成商品酒的数量?还是粮食生产成基酒数量?

唐朝:前者。

2024年3月9日

东先生:唐老师,对于负债率超过一半的公司,在估算真实市盈率时是否应该加上高出净资产的负债比较稳妥?

比如格力负债率75%,加上超出的负债实际市盈率12倍左右。

唐朝:大部分时候,我会直接排除掉高杠杆企业。

但如果你非常喜欢,一定想从估值折扣上挽救一下呢,也不是不行。我一般直接简单粗暴打七折处理,而不是去精确计算。

不过,你举的格力例子我不太同意。

格力的大部分负债其实是占用上下游款项,不是有息借款。不同类型的负债直接用杠杆率去统一看,可能并不合适。

2024年3月9日

YaoYuan:老唐,经过这么久的学习,明白了你持股是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股价一时的涨跌不用关注。

但是我特别想知道对于你来说,一个成功与否的交易有没有给他个具体的期限,比如说三到五年,或者说完全不关注何时会涨。

唐朝:巴菲特的观点是,以五年为期限观察比较好,但最短不能短于三年。如果五年不能跑赢比较基准,那很可能需要审视自己的理念和持仓。

这个问题,我前年专门在书房发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长期,不是价值投资的遮羞布》,你可翻来一读。

2024年3月9日

好久:老唐您好,由于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上证50指数估值已经在合理偏上,再稍微涨涨就要进入高估值了,沪深300也即将进入合理估值。

对于这种指数涨的不多,估值却提升挺多的现象,您如何看待?

唐朝:没有观点,不关心。我只关心我自己持有的企业是不是这种情况。

2024年3月9日

奔马:唐老师,计划今年或者明年在深圳买婚房,但钱包不够,要么在好点的地段买2室一厅,要么另在差一点的地段买3室一厅。

我个人是想生两娃,但也要看她的意愿了。请问唐老师该怎么选比较好呢?

唐朝:如果是我,我偏向于选好地段的两室一厅。

这不会是你人生最后一套房的,以后一定会卖出的,此时最重要的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买好地段的房,然后花钱给设计师,向设计要空间。

奔马:唐老师,不好意思,再问一个问题,对于买二手房龄需要限制吗?如果有的话,最好不要超过多少年呢?

唐朝:这个主要看质量怎么样,社区管理如何(不需要去考虑土地证还剩多少年)。不同小区不太一样,没有统一答案。

2024年3月12日

王一川:老唐,如果你有一堆现金,但没有任何满足买点的股票(或其他大类资产),你会选择像芒格一样放宽要求吗?

唐朝:会,我经常放宽要求。我对波动的忍耐力很高,下跌对我毫无影响,但踏空持有现金会让我很难受,所以我经常在合理估值之下就买入。

2024年3月12日

蒋如春:唐师,我想问下,要是能做洋河的经销商,前途咋样?

唐朝:有的人前途光明,有的人前途暗黑。和洋河关系不大,和这个“人”关系比较大。

2024年3月12日

Leo:老唐,今天看《一课经济学》里提到通胀是邪恶的税收,那为什么2023年CPI增速放缓到0.2%,大家会很紧张?

唐朝:通胀是邪恶的税收,通缩是无尽的黑暗。两害相权取其轻,轻微的通胀是较好的“良性”状态。

2024年3月12日

土龙木:请教唐师,在读五粮液2012年财报——利润表——营业外收入——罚款收入(一千多万),谁罚谁的款,公司罚员工的,这么多?罚经销商的,经销商不得跑路了?罚假酒制造销售商,它没这权力吧?

唐朝:酒企罚款收入,通常就是员工和经销商。经销商有押金,有利润勾引,一般不会跑,舍不得跑。

程家清:这里的罚款就是违约金。

2024年3月12日

Cc:老唐你好,最近经常能看白酒出海的消息,比如茅台、洋河、汾酒都在纷纷拓展海外市场。

白酒跟威士忌、白兰地度数也差不多,有没有可能影响一部分外国人口味使其喝白酒?

毕竟全球除了中国还有50-60亿人口,这样相当于增加了市场份额,而不是仅局限与国内。

如果要像可乐那样全世界人喝,白酒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前提条件或者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有什么指标或者数据可以提前观察出来?

唐朝:这就和早年港台腔流行,后来东北口音被模仿差不多,本质是一种“羡慕”,对经济和文化的认同。

以当下的国际形势而言,我认为白酒的国际化相当困难。在看得见的未来,也很难有什么大的改变。

2024年3月12日

忠勇伯:刚看完巴菲特第一桶金,全书最精彩的是华盛顿邮报那个案例。

很想八卦一下,我看过很多关于这个案例的资料,都说1亿市值买入,跌倒8千万市值,是最低跌倒8千万了吗?

唐朝:精确的说,巴菲特均价22.75美元/股买入467150股,耗资约1063万美元,买完后股价最低跌到14.75美元/股。

2024年3月12日

老猫:请教一下老唐,如果卖Put的人,到期时没有那么多资金买入相应的股票,违约了如何处理?

唐朝:put有价,结算差价就好。不履行也可以的。

Earendel:我没听懂,什么差价?

唐朝:你把put或者call也想象成杠杆买入或卖出一只股票就行。它挂钩的正股股价变动时,put或者call的价格也会跟着变动,而且幅度通常会远大于股价波动幅度。

2024年3月12日

抱朴313:在书房的潜移默化影响下,现在已经养成习惯,在每次做出买卖决策时,将思考过程记录下来,要想清楚为什么买,或者以后为什么卖,一次次的记录,累积下来,也算是一种复利了吧。

一年前一些记录和估值,现在来看,就觉得太乐观了,怎么动不动就想着年化20%左右的增长。

现在估值,年化放在10%左右,安全边际足够大了。感谢现在的熊市,还有足够多的优质企业可以选择。

唐朝:巧了,赶巧逛微博遇到一篇来自雪球的数据文,挺有意思的。如果统计没有错误,它至少有以下几个知识点:

第一,A股现有公私募基金合计38522支,公募私募各占近一半。如此庞大的样本,应该是具有统计价值了。

IMG_325

第二,存续期超过十年的,年化收益大于20%的基金,公募私募各有2家,基本就是万里挑一的残酷现状。

第三,存续期超过十五年的,年化收益大于20%的基金,公募私募基金均为0,一家都没有。嚯嚯,这下知道巴神20%年化为什么封神了吧?

第四,明白了这个大框架,无论是认购基金还是跟踪组合,看到那些已经年化收益30%多的,还是趁早离远点儿。成神的概率低(不足万一),还账的概率高(万9999以上),就比如下图这个笨笨。

IMG_328

第五,再听到那些这个月10%,下个月翻倍的高手,记得温柔地对他/她说:Gun!

巴扎黑:这个年化收益率是扣除了基金费用后的,还是扣除前的?

唐朝:原文没说,说是来自私募排排网数据。

据我所知,私募排排网这个数据比较混乱,有点基金披露的是费前,有的基金披露的是费后。大部分是费前,少部分是费后。

Molice:昨天刚有同事说他的朋友圈有人比特币暴富,人已在欧洲,这不巧了?

唐朝:这个很正常,澳门新葡京,天天有发大财的暴富案例。

C-kx0:唐师,按这个数据,有超一半公私募在小于一年期到大于三年期收益率都是正的,这跟连跌四年的现状不符吧?

唐朝:可能里面包含了固收类基金和投海外股市的基金。

2024年3月12日

樂之:芒格:我父亲最看不起那些认为“我想这东西,我要这东西,所以我应该得到它”的人。不理解这句话,麻烦老唐中翻中。

唐朝:我关注了你,你就应该保证我赚钱——这就是引号里说的那种人。

我想要某东西,所以我就应该得到,否则就是这世界待我不公。这种人是不是很讨厌?

2024年3月12日